犁式 瑜伽的起源

的起源
起源于印度 , 流行于世界 。 瑜珈一词原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 , 从遥远的古代起她也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最高目的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练 。 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珈经》中 , 准确的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 。 瑜珈在印度有着渊远的历史 。 在我们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罗门体系中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 在印度 , 人们相信通过瑜珈可以摆脱轮回的痛苦 , 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的无上我合一;通过瑜珈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 , 心的主体被证悟 , 一切障碍都将不存在 。 在印度现在很难区分瑜珈与印度教的关系 , 在寺庙中、在经典中、在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范围 , 两者的关系都彼此相互融合 。 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 。 它产生于公元前 ,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瑜伽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 , 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知 。 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
传说古印度高达8000米的圣母山上 , 有人修成圣人 , 亦有人成为修行者 , 他们将修炼秘密传授给有意追求者 , 因而沿传至今 。
瑜伽修持者开始只有少数人 , 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 , 由瑜伽师讲授给那些愿意接受的门徒 。 以后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
而今的瑜伽 , 已经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 , 再也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人仅有的秘密 。 目前瑜伽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 印度有很多专门研究瑜伽的学校 。 瑜伽有他一套从肉体到精神极其完备的修持方法 , 当今的瑜伽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 , 它有着更广泛的含义 , 千年不衰 , 有强大的生命力 。
当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静坐中进入最深层次时 , 就会觉醒人生自性与生命的至善境界 , 从而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结合 , 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 , 得到最高开悟和最大愉悦 。
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 , 有结合、联系之意 , 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 , 是为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之义 。 可究竟是什么同什么“结合”呢?其实瑜伽是为指明人类本能从较低到较高的“结合” , 用同样方式也可从较高到较低的“结合”或同自我结合 。 这也意味着与最高的宇宙万物之灵相同化 , 使自己从痛苦和灾难中获得解脱 。


犁式

一、辅助动作:
1.颈部、肩膀的柔软及伸展动作 。
2.强化腰部、腹部力量的动作 。
3.前弯的伸展动作 。

二、功能:
1.由于身体倒转弯曲 , 可以强化各脏腑的功能 。
2.帮助血液循环 , 调整内分泌系统 。
3.强化颈部 , 脊椎、背部及腰部 。
4.能增强肝功能及脾脏功能 。

三、方法:
1.仰卧 , 双手伸直置于腿侧 , 掌心着地 。
2.吐气 , 缓缓举起双脚 , 腰身离地 , 脚及身体往后弯 , 越过头部着地 。
3.双脚伸直 , 膝盖不要弯曲 , 下巴碰触胸前 。
4.自然呼吸 , 保持此姿势 , 最长不要超过5分钟 。
5.缓缓放下身体 , 回复原来动作 。

四、次数:
3次 。

五、注意事项:
1.双脚着不到地 , 可能腰部及背部力量不够或柔软度不够 , 可以暂时不着地练习 。
2.此式要特别注意颈部的柔软动作 , 以免伤到颈部 。
3.此式的手掌心向下 , 两手不要离得太远 。
4.身体向后弯曲时 , 双脚要伸直 , 膝盖不要弯曲 , 下巴尽量碰触胸前 。
5.身体向后弯曲之后 , 两脚脚背垂直地面 。
6.练习停留的时间可以由30秒钟起逐渐增至5分钟 。
7.有高血压、心脏病及60岁以上身体虚弱的人 , 不宜练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