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太极内气对人体具有双面作用 , 好的作用和坏的作用 。 当你神清气爽时 , 内气顺其自然 , 也就具备了正面作用 , 使你的身体越来越好 。 当你发怒时 , 内气不再顺乎你的怒气 , 而继续自行其道 , 于是怒气与内气产生抵触作用 , 发生了冲突 。 此时 , 身体就成为两股力量斗争的战场 , 身体也就遭了殃 。 但一但怒气消解 , 身体在内气的作用下 , 回复还是很快的 。 练就内力的人对此是有很深感悟的 , 怒气越大 , 身体的痛苦也就越大 。
在太极的练习过程中 , 太极内力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 不但矫正你多年积累下来的身体外在的关节筋骨疾病 , 疏通你的筋络 , 还能够按摩你的内脏 , 活跃你的五脏六腑 。 太极对生理的调节作用是明显的 。 但是 , 这不是急功近利就能得来的 , 是需要慢慢的细心的沉积得到的 。 慢工出细活 , 只有慢慢雕琢 , 慢慢修饰 , 才能逐渐去除你身体上的疾患 。 内力在人体上的作用是因人而异的 , 几乎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都是不同的 。 有人发热 , 有人头不舒服 , 有人背酸 , 有人腿胀 , 有人恶心等等 。 这些症状出现时 , 不要恐慌 , 这说明你感受的相应部位现在有些疾患 , 太极内力正在治疗你疾患部位 , 并将这些部位恢复正常 。 在恢复过程中 , 出现一些反应是正常的 。 但如果走火 , 就不是简单的不舒服了 。
练习要点是千万不要配合呼吸 , 尤其对初学者 。 很多外行误导练功者 , 指导配合呼吸 。 这是练习太极的大忌 。 不信你配合呼吸试试 , 不要两周 , 你身体就出毛病 , 头晕脑胀 , 脚下发飘 , 浑身不自在 , 去医院检查不是某些部位气鼓 , 就是心脏供血不足 。 打针吃药不管用 。 这就是武林所说的走火入魔 。 如何治疗呢?办法简单 , 只要回复自然呼吸 , 放松情绪继续练功 , 就能收到一些效果 。
论理说:“入门引路须口授” 。 说句实话 , 多少人即使在明师亲传指导下亦不能得到真 , 何况路边比葫芦画瓢的练习者呢 。 太极功夫体现在毫微之间 , 所谓的“差之厘毫 , 谬以千里” 。 杨澄甫:“与敌对手 , 多是不用近 , 而用远 。 静以待动 , 机到即发为近;出手慌忙 , 上下寻处击敌为远 。 太极之巧 , 分寸之大 , 厘毫之小 , 所以不可差也 。 如差厘毫 , 如千里之远 。 练拳对手同志不可不注意焉 。 ”拳不能乱练 , 拳不能偏信 。 中国虽大 , 真功夫者寥寥无几 。
太极最重要的一个体现 , 就是能够修饰你的思想 。 如何能让功夫上身 , 只有你的思想接受了这个正确的东西 , 慢慢的功夫就到身上了 。 如果自我防卫 , 排斥正确思维 , 肯定得不到真东西 。 思想一但改善 , 性格就发生了变化 。 脾气暴躁者逐渐变得安静 , 秉性柔弱者变得刚强 。 太极内力作用机理简单 , 就是“阴阳互济、动静相生”的科学原理 。 思想主宰身体 , 思想上没有太极拳 , 身体上不可能有 。 很多人在传播假东西 , 只要明白人一听 , 他就一切都没了 , 全是假大空 。 还有人在背死书 , 将太极理论一通背 , 背的很对 , 但是一听就是赵括式的纸上谈兵 。
太极内力积少成多 , 逐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 真正的功夫好的 , 是经得起太极理论要求检验的 。 只要你符合一点太极毛病 , 就说明你的功夫没到 。 有就是无 , 无时就生了有 。 先把身体上的一些毛病(有)练掉 , 就是无了 , 然后再积累太极内力 , 就是无中生有 。
太极不能治百病 , 他不可能功到病除 , 她的作用是缓慢的自然的 , 不是强求的 。 人们不能迷信什么东西是万能的 。

推荐阅读